Image 2 Image 3 Image 3 Image 3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1003

这篇文章写了二年多,断断续续有人看,也有人点赞。最开始写这个只是为了做个记录和回顾! 鉴于此略作补充,主体的宏大往往需要一本书来承载,本文引用大量国家的标准,电科系、华为、阿里、腾讯的材料作为支撑,且算是个人理解的一个介绍。

智慧城市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于是智慧城市有很多名字,有些想表达领先,有一些强调理念,但本质都差不多,如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未来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平安城市等等。

真实的智慧城市并没有达到科幻片那种水平,如出门搭乘飞行汽车或者自由飞行衣,用自身的基因克隆一个心脏或者替换全身的骨骼,但是却真实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智慧城市是谁的智慧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本质上依旧是为人服务,先说说城市活动的主体:市民、企业、政府

城市与市民:宜居、去政府办事更加简单、交通便捷、有归属感、有安全感企业:经济环境好、政府的服务效率高政府:管理简单,城市资源高效利用,决策有支持,突发事件处理快速有序,激活城市经济活力,整体运营效率高

说说城市的关键要素:资源与基础设施

自然资源、交通设施,网络系统、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电网、物联感知基础设施、计算与存储基础设施等

常见的典型应用

公共安全:公共场所的摄像头,结合视频技术和AI技术,再结合大数据技术,将犯罪信息联网,增加了震慑力度,加快了侦破力度公共卫生:及时通报疫情信息,政策,通过运营商定位系统、健康码和行程码追踪疑似感染者,非接触的测温设备,协调防疫资源如防疫物资、医院人力资源分配等公共服务:申请护照,更换身份证等支持线上一网通办,一个APP解决政府办事难宜居环保:积水路段实时监控,空气、噪声监测指标监测,水域的水质监测

以上说明的

智慧城市是城市规划与科技手段融合,让市民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系统工程,以各种技术手段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依托,解决政府的改革创新,业务流程改造。资源重新整合、数据共享,跨部门协同,信息化基础设施复用。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依赖政府的主导,企业的共建,市民的参与。

面对的挑战

城市发展的挑战: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历史原因-数据割裂:智慧城市的建设依赖于数据融合,但是城市管理部门众多,各层级、各部门政府系统建设分散、数据资源分散,由不同的软件厂商提供,数据接口与协议各不相同,融合难度大缺乏统筹:缺乏统一规划,以往由弱势的信息化部门协调, 各部门各层级分头建设,跨部门,跨层级的资源整合推不动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系统架构支撑能力弱,平台技术落后, 物理服务器资源分散,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较低,资源统一协调和调度难度大公共服务体验差: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有待提升

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思路

高层领导牵头

体系规划,改革创新重造政务流程,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业务协同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

互联网、政务内外网、公安网的信息资源整合,城市基础网络的升级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多种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资源整合,如共用的GIS基础信息平台、视频专网的复用统一的城市评价标准体系业务目标的确认、业务边界的划分,管理权限、数据权限的整合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很多层级的部门,参与智慧城市建立的很多领域,协调难度大,一份良好的城市规划致关重要,这种规划就是要从更大的格局去看,好比从太阳系的角度看地球,从未来5年看今天,很多资料强调高维度称为顶层规划。

通过顶层设计可以做到

明确智慧城市建立的目标,约定总体目标,明确信息化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以及评价过程中的分工和边界建立数据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计算资源管理,网络资源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职能整合,政务流程再造规划智慧城市的运营体系,是政府组织力量对智慧城市进行运营,还要是动用社会力量进行运营,或是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信息化基础资源共享共建,集约化管理整合专家资源,用体系工程的方法驾驭系统的复杂性

城市大脑-城市运营中心

我认识智慧城市首先是从这块大屏开始的-城市运营中心,这块屏整合了政务网、公安网、视频专网、互联网等多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城市状态进行运行监测、决策分析预警和指挥调度。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图片来源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国家标准委主导的智慧城市标准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2018》 指导标准说明应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及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基础设施架构、安全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从操作层面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运营模式、实施阶段、保障措施等进行设计。

一图通晓全局,下边列出一些关于智慧城市设计环节的图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评价标准

2018发改委、网信办年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 2018 ) 》主要由基础评价指标和市民体验指标两部分组成,如下

基础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城市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特色,含7个一级指标,具体包括创新发展、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市民体验指标:主要形式为“市民体验问卷”,通过调查市民直接感受情况进行评价,旨在突出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

业务分类

城市三级业务架构分类, 基于《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2018》城市三级业务架构分类的参考标准,其中一级有四个分类,分别为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和生态宜居。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应用架构与系统建设

能力服务化、应用场景化、开发敏捷化是智慧城市架构设计的主要方向。(本部分来源华为)

能力服务化,即对智慧城市各领域业务能力共性进行提取,形成数字化服务接口,并进行业务流程灵活编排,支持业务敏捷与创新。

应用场景化,即根据不同业务场景提供个性化应用功能,满足不同角色对象在其运作活动中所需的随时随地接入使用数字化系统的需要,丰富业务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开发敏捷化,业务需求快速变化,ICT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新技术和业务的结合灵活多变,这些都需要敏捷迭代。通过短周期迭代,使得转型紧贴业务价值的实现,降低转型风险。最后,形成架构统一、能力全面、集成关系清晰的应用架构一张图。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咨询方法论白皮书

系统建设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设施、云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大屏、物联终端等工具设备地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等可持续创新。常见的系统分层如下:

物联感知体系:智慧路灯、远程消防、智慧水务、管廊监测、城市风险危化品的管理数据中台: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信用和地理空间的基础数据整合、业务数据治理形成城市级数据仓库,把割裂的系统通过数据融合在一起,用于支持城市态势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城市大脑: 通过全面打通各类数据,接入各业务系统,实施融合计算,将为城市建设一个会思考、能迭代进化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基于时空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汇聚城市各类数据,并通过构建算法脑核来进行风险洞察和控制,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和预见性管理各种业务应用: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的社会管理、智慧文化服务、智慧的安居服务等),智慧的产业发展(如:智慧企业、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家居等),智慧城市管理(如智慧政府、智慧电子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决策、智慧安全管理等),智慧民生(智慧养老、智慧终生学习等)。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安全体系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架构,《GBZ38649-2020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提供了智慧城市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安全保障指导,包括智慧城市建设从规划与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施工、检测验收、运营维护、监督检查与评估到优化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信息安全保障的管理机制与技术规范。

从业三年说说我所知道的智慧城市
来自prosson

未来

基于业务数据之间的融合、业务数据与时空大数据的结合,以及对城市运行和城市治理各领域各细分场景的数据挖掘与垂直应用算法构建,真正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基于业务通基础上的流程再造和管理体系规范,真正实现有效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和跨系统的“协同共治”。

城与城不同

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规模不同,自然资源不同,建设的思路不同,有些城市建设刻意强调特色和创新,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是不一样的

城与城相同

未来更加注重运营,持续有效的运营管理是智慧城市的关键,有运营才能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更加下沉:原来的智慧城市由市一级,区一级逐步下沉街道,下沉到社区

更加注重隐私、安全、可靠性

依然会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系统强调安全性,各地政府依然会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不上公网,系统建设难,建设成本高,系统维护成本高

各地政府依然有自己的移动端APP,小程序,这些依然会长期存在,无法统一

智慧城市建设承载着当地政府的政绩,这个决定偏向于展示系统、政绩明显的系统等形象工程占据重要地位,特色意味着大量的定制化需求,但后边的业务支撑的政务系统是一次性的,立项、交付、验收,结束,在软件工程中的性能优化、交互体验设计、集成架构设计等问题都不会有任何较强的动力来解决。

智慧城市创建的一些新的运营平台依然找不到用户,系统建设先于体制建设,仓促上线的系统无法确定业务归口方,导致系统上线就被废弃或者仅仅用于参观点亮

智慧城市的建设依然特别难,越下沉越难,由于分权机制的存在一套智慧系统跨越多个部门,常常出现找不到最终决策人的情况,建设过程中一改再改,一变再变,再改再变的交付模式依然存在; 下沉也意味着区级统建和各街道单独建设的矛盾

后边说的话:

2016-2019年于某军工央企二级单位从事智慧城市相关工作, 和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共事,日日夜夜付出很多,也获得很多,感谢那段艰难而充实的日子。

参考来源:

国家标准委主导的《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2018》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解读与存在问题及案例分析(第二讲)培训版

《智慧城市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白玉杰

《新型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深圳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 蒋威威、李存国、赵盈盈等

《华为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方法论》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