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又到了各家造车新势力的“秀肌肉”时间。不过,这一次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整个11月各地疫情反复,有逆势而上的,就有不进则退的,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越是困难时期,越能检验出企业、品牌真正的实力。2022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年终“期末考”能否顺利交卷?新势力和新实力的年终“决战”已经打响。
新势力座次重洗:“蔚小理”优势不再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长红”备受瞩目。而每个月月初,抢先发布销量数据的造车新势力都是最耀眼的“明星”。与去年不同的是,一直保持在头部阵营的“蔚小理”,今年座次排名跌宕起伏。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开始超越“蔚小理”,而每个月的排名如同“开盲盒”,总是惊喜不断。哪吒、零跑都迎来过高光时刻,“蔚小理”也有过滑出“头部”的尴尬,在刚刚公布的11月榜单中,“蔚小理”同样无缘榜首,而今年数月蝉联“销冠”的小鹏更是被现实打了个措手不及,即便有新车G9前来助力,11月排名也跌落至七名开外。
新势力中发挥最稳定的当属以经济型电动车著称的哪吒汽车。11月实现总交付量15072辆,同比增长51%,这是其连续第7个月交付量超过万辆以上。今年1-11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4.4万辆,全年交付量迈上“15万级”台阶,毫无悬念。新势力中排名第一。
“蔚小理”内部座次也发生变化。今年经历产品调整“阵痛”后,理想汽车开始反弹,11月实现交付15034辆,同比增长11.5%。得益于10月和11月的销量过万,理想汽车今年累计交付量突破11.2万辆。目前排名第二。
同样反弹的还有蔚来,11月交付14178辆新车,同比增长30.3%,交付量上了一个新台阶。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06671辆,同比增长 31.8%。目前排名第三。
而小鹏汽车今年却走出了一波“高开低走”行情。二、三季度一直被市场眷顾的小鹏牢牢守住了头部阵营,但进入四季度后,销量却出现抛物线式下滑。11月小鹏共交付5881辆新车,同比下滑62.8%。不过,整体销量上,小鹏保住了10万级基盘。1-11 月,小鹏累计交付 109465 辆新车,同比仍增长33.2%。要知道,去年11月,小鹏汽车以 98155 辆销量斩获新势力“第一”时,设定的2022年销量目标是25万辆。如今来看,完成不到一半。
当然,混得“惨”的不止小鹏一家。准备打造新势力“第四极”的零跑汽车,今年虽然销量有了明显增长,但股市“失利”将对接下来的品牌发展影响极大。零跑11月交付8047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2.98%;今年1-11月,交付量已超过10.2万辆。规模虽然上来了,但股价缩水1/3。9月29日,零跑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41港元/股,而小艾查了12月5日的收盘价,仅为27.1港元/股。
12月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威马汽车的招股书状态为“失效”。而前不久威马创始人沈晖的一封内部信,将这家新势力的财务状况公之于众,降薪、裁员等动作更是暴露出这家新势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2022年1-10月,威马汽车累计销量29284辆,同比下降14%。而今年6月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累计亏损136.32亿元,相当于“每卖一台车亏损10万元”。原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车M7更是杳无音讯。
新势力“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实力加快迭代:“大象转身”可以很快
在“蔚小理”等新势力风头正劲的时候,市场一直对传统车企转型有一个刻板的印象,就是这些“保守派”不会轻易放弃燃油车这块“肥肉”,电动化转型的步调会很慢。
然而,今年比亚迪率先宣布“停产燃油车”,多个传统车企也加快了电动化车型的推新,不少车企还将电动车业务剥离出来,成立独立新能源品牌形成“新实力”,挑战新势力。
2022年11月,比亚迪产量为230129辆,同比增长132.8%;1-11月,比亚迪汽车共计销售1641819辆,同比增长218.74%。早从去年初开始,比亚迪就密集新车发布,几乎是以每半月就推出一款新车的“车海战术”,快速跟进最新技术并填补产品矩阵空白。这种迭代速度比“互联网思维”的新势力还快。
比亚迪之外,新能源销量最闪亮的是广汽埃安。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广汽埃安11月销量以2.87万辆,交付量领跑新实力。
广汽集团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展望第四季度,广汽全年产销同比增长15%的目标没有变,其中,埃安第二工厂已于10月竣工投产,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中。1-11月,埃安累计销量24.11万辆,超额完成2022年25万辆的销量目标,已不在话下。
表现亮眼的还有吉利旗下的极氪。12月1日,极氪迫不及待地官宣交付“破万”,这也是该品牌连续第二个月销量超过万辆。成立仅一年半的极氪品牌,自2021年10月23日开启交付,凭借极氪001一款车型,已将销量冲进11月榜单的“前五”,月交付量11011辆,同比增长447.3%。自开启交付以来,极氪累计交付6.66万辆,而全年7万辆的交付目标即将完成。
除了三家跑出销量过万外,传统车企“大象转身”也可以很快。长安两大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深蓝相继发布了新车阿维塔11和SL03,长城欧拉芭蕾猫、朋克猫相继上市,赛力斯推出问界M5EV、问界M7,等等。新实力已经对新能源市场的新势力发起挑战。
销量“一升一降”:行业待解三大难题
位于广东的两家新能源企业,广汽埃安和小鹏汽车,一个代表新实力,一个代表新势力,而销量“一升一降”折射出新能源市场的分化趋势。
首先,新能源车企之间的技术差异化正在逐步缩小,新势力拥有的技术优势不明显,新实力已经追赶上来。
此前,高举“互联网造车”大旗的“蔚小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一骑绝尘,产品设计、服务理念上颇具创新。相比之下,传统车企起步初期比较“笨拙”,然而一旦转过身来,则以雷霆之势出手。
尽管新势力刚为冲线“10万辆”喜不自禁,但接下来它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单车成本始终居高不下。2021年,“蔚小理”单车成本分别为12.6万元、9.6万元、7.6万元,而比亚迪仅为3.3万元。
对新能源汽车来说,靠一款车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小鹏P7为例,上市两年销量破10万辆,这让小鹏汽车一度“坐拥”国内新造车销量第一,但“一招鲜,吃遍天”不再奏效,新车型的“青黄不接”则令其销量出现抛物线式下滑。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最近财报会议中称,2023年一季度起会推出三款新品,再加上精简投资项目、研发方向尽最大可能聚焦增加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资本支出的大幅减少,预计2023年开始小鹏将重回上升轨道。
类似情况,理想汽车也有发生。今年9月,理想突然宣布理想ONE将在10月停产,在售车型降价2万元,导致很多刚买了理想ONE的车主不满。理想汽车销量曾一度下挫。
其次,供应链管理能力也非常考验新势力。传统车企在主供应商外,往往会有“二供”“三供”,以保证供应链安全,但造车新势力则在短期内还难以建立起如此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例如,比亚迪之所以转型电动化赛道后,能快速完成产品迭代,其背后与供应链完善密不可分。特别是当其他车企还在为动力电池“有和没有”焦虑时,比亚迪则是在考虑“多和少”的问题。正是对产业链的提早布局,令其在供应链中拥有更多主导权,对市场反应也更快。
再次,新势力创造的“直营模式”在新形势下反而暴露出一些劣势。直销渠道很短,车企可以更直接、更迅速地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当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直营模式的处理周期会更高效,但如果处理不及时,令售后问题变得“退无可退”,对企业则会带来致命影响。反而有第三方经销商在中间“迂回”沟通,新实力避免了与消费者直接针锋相对。
例如,小鹏G9新车上市两天,就被消费者骂到改价,相当于新车上市就开启了“降价增配”。即便这样做了,市场仍然遭受重创,11月,小鹏汽车交付5811辆,G9交付1546辆。
爱点评
以前小艾在参加车企采访时,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传统车企如何面对新势力的挑战。但现在,这个问题得反过来问了,当传统车企“大象转身”后,新势力该如何接招?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总是在不断地动态调整,今天落后的品牌,他日可以重新翻身。这种良性竞争终究让行业在“优胜劣汰”中,推出更多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对消费者是一大利好。就像电动化赛道暂时“失宠”的豪华品牌,重新调整后,可能步子会迈得更快。从奥迪新能源Q5e-tron、宝马新能源iX3到奔驰EQC多款车型的推出,我们可以看到豪华品牌全面转型电动化的决心。假以时日,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都更加出众的豪华品牌,或将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新宠。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