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72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日,浙江嘉兴桐乡市公安局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KTV包厢内,存在淫秽色情表演。取证调查后,公安出动150余人,在涉事KTV查获各类嫌疑人143人。

经查,今年以来,KTV为招揽生意,增加营业收入,招募“公关”有偿陪侍,在场所内开展淫秽色情表演。目前,涉案场所已被关停。15人因设宴组织淫秽表演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人员仍在深挖中。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难道这些消费者,他们不知道有色交易的违法的吗?这些KTV组织者,他们为什么在明知道犯法的情况下,仍然还要经营这样的交易?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三角戏剧角色: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人们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受害者的立场是“可怜我!”他们感到受害,被压迫,无助,无望,无能为力,并且似乎无法做出决定,解决问题。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受害者会认为自己地位低下。潜意识固执地认为“我的痛苦是你造成的。”

比如说,在这些KTV消费者的家人眼中,自己和消费者就是受害者,KTV的经营者就是害他们家庭的罪魁祸首,是迫害者。他们不但违反法律,而且使得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

迫害者会坚持说:“这都是你的错。”他们会控制、责备、批评、压迫受害者,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低下、不好。

比如,KTV经营与组织者会认为来这里消费的消费者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会责备消费者的家人无能。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拯救者的口号是:“让我帮助您”。他们是事件推动者,如果不去救援,他们就会感到内疚。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认为他们必须帮助受害者,受害者是弱小的,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

比如在公安机关、舆论大众、KTV消费者家人眼里,公安机关无疑是拯救者。他们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家庭美满而与经营者(不法分子)和消费者做斗争。

同时,舆论大众也是拯救者,消费者可能因为舆论“浪子回头”,公安机关也可能因为舆论压力更快地展开办案进度。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但是,这三种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当事人不同的心态和情绪体验,在其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发生转变。

比如在不知悔改的消费者眼里,公安机关是迫害者,他们使得自己排解郁闷、娱乐的场所消失了。

经营者却是拯救者,正是因为他们,他郁闷的心情、工作家庭带来的压力才能在心里得到排解。

相反,自己的家人不断地给他带来压力,他们才是迫害者,自己的这些行为是被逼的,他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为了做自己的拯救者,他只能去进行这些活动。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但在知道悔改的消费者眼中,他们也可能会把责任推卸给经营者,认为自己是这场交易的受害者,自己是受了经营者的蛊惑。

同时认为家人、舆论大众和公安机关的拯救者,及时地将自己拉出泥潭,避免自己越陷越深,最后导致家庭支离破碎。

在经营者眼里,他们自己可能是拯救者,为了拯救压力大的消费者而举办场所;也可以是自己家庭的拯救者,他们为家庭获得更多的钱财,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而公安机关是迫害者,他们使得自己的收入减少了,使得自己面临破产的风险。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也就是说,在某一个节点,个体触发了身份转发机制,就会从一个身份变为另一个身份。

那么,在这场“三角游戏”中,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心理来源呢?

受害者(victim):

受害者的姿态常常是让人产生一种“我是无辜的,都是别人的错”的感觉。比如在消费者眼里,家人或者其他压力源是迫害者,是他们使得他去KTV消遣的罪魁祸首。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很痛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都不在他们这里,而在别人那里,他们是处于弱者位置。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总感觉自己会被挑剔,被伤害,被忽视,被牺牲,不被理解……,因而他们也往往会吸引真正的迫害者,即KTV的经营者。

迫害者(Persecutor):

迫害者的心态就比较好理解了,他们大多唯利是图,通过加害受害者来使自己获利,认为被害者被动、软弱、无能。他们最初可能是受害者,然后希望成为自己的拯救者,只是选择错了方向,于是最后成为了自己的迫害者。

拯救者(Savior):

拯救者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他们试图解决争端,化解矛盾,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但是他们也有可能会强化受害者认为“我是弱小者”的信念,使受害者保持依赖。当然,他们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让自己或者更多的人避免成为受害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三角游戏”呢?

如果我们是受害者,在寻求拯救者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并非是弱小的,自己是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他人不能完全掌控我们的一切

比如KTV的消费者,在追寻解压与娱乐的同时,不能因为一时的诱惑和快感伤害到其他人,否则,在我们成为自己的拯救者的同时,也会成为他人的迫害者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如果我们是拯救者,我们在了解受害者心理需要、渴求的同时,也要让受害者重新拾起自己的力量,而不能让他们有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

同样,我们还要了解迫害者的迫害动机,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向上发展。

我们需要明白,在这个三角游戏中,在不同的人眼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他人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为自己的痛苦负责。

KTV无底线有偿服务的背后,是数万人参与其中的“三角游戏”

我们的所有痛苦或快乐,都由我们自己负责。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走出这个游戏,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和冲突,而做回真实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