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作为理想L9的小定车主,经历过了一次感受不太友好的看车历程后,慢慢让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和对新能源汽车的爱好者对新势力三家目前和未来的情况,有着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肚里子揉了几天,决定把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跟各位爱好者们讨论讨论。
主要目前看来,新势力三家造车的理论支撑、理念树立、和掌权人的本身思路,造就了三家差异化极大的品牌内核、产品表现、市场竞争力和给消费者、投资者的未来预期。三家新势力特点鲜明的理念,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现阶段他们从前几年遍地开花的新造车血海中杀出重围、立足市场并获得下一次洗牌前的入场门票(何小鹏曾经公开说过,25-26年,是第二阶段的“期末考试”)。但是如同“魔兽世界”里那广为认知的梗所言:那么,代价是什么?
理想
为什么我先把理想放在第一位说,一是撰写本文的时候,正值理想L9 MAX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试乘试驾活动和大定确认,通过渠道人事所提供的消息,那可是相当的火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理想又打造了一款爆品。那么理想汽车,为什么在行业内,能走出这样一条路?
老生常谈的自然是李想,这个从目前看起来似乎是全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的人领导的这家企业,有着独步天下的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洞察能力,精准挖掘出了在之前行业内被人认为不存在或者规模极小的“中产阶级多成员家庭”对一台“优秀”的三排座家庭出行工具的需求市场。“中产阶级多成员家庭”通常大量存在于一二线城市,他们的家庭主心骨通常是能力优秀、行业支柱的高收入人才,也是国家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完美的做到赡养上一代,关柱下一代,但是这些消费者,在之前只有不多的消费选择,他们注定需要一台能舒适的带全家人出行的工具,但是只有汉兰达、途昂、这些中大型suv和GL8、塞纳这类MPV可以选择,似乎suv带来的二三排不能达到标准的舒适乘坐体验,和MPV带来的过高商务属性和不被大多数国人所接受的外形,让他们找不到100%满意的产品。理想精准的挖掘到了这个市场,并告诉消费者:我的车能100%满足你们的要求。自然从刚发布的全行业质疑、消费者冷嘲热讽,到后来“一边骂一边掏钱”“试驾前看不上,试驾后立马下单”。理想熬过了大家对他这个“新物种”的质疑,并且告诉了消费者,你的需要,我就是标杆对应产品。
光有好的产品定位能力不够,理想组织架构上带来的高效运作,也是成功的另外一个大腿,从产品功能角度进行设计、供应链的把控、大范围的成熟技术运用、小功能上的坚决攻坚和单一sku对应的大量分摊研发和部件成本,造就了理想产品在功能上满足对应消费者的需求、成本上高度可控、研发生产销售时间线上的精准掌握。造就了“出一款产品就是一款爆品”“开始量产就能快速上量”消费者看得见,喜欢下单就能买得到,良性循环。
但是造就了理想的,也正是理想的潜在危机:产品一切的功能设计,都是以对应相关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思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也是一个非常功利性的理念。L9的配置功能告诉了消费者你想要的我都给了你,但是也告诉了消费者“我觉得你不想要的,我就统统都拿掉”。无论是只有副驾驶座椅上才有的小桌板;只有第二排右边座椅才有的腿托;给了你双叉臂,但是下摆臂我就用的钢;只有180km的纯电历里程等等。无论李想本人怎么在微博上说,或者是理想粉丝经常说的“又用不到、又用不上、效果没区别”(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就事论事),这种功利性主义在理想所有产品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极致的实用性主义也就对应着极致的功利性主义。对于理想来说,这里有什么负面影响呢?对于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会有一种“你在教我做事啊”的感觉,我买了理想,就意味着“理想告诉我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味道。
这种傲慢最被大众感知的时候一开始是在苹果身上,乔布斯告诉消费者“我觉得这才是这些消费电子的最佳形态”,一直到库克时代,苹果这种高傲的“产品理念”一直贯穿苹果的产品本身,但是区别于理想的地方在于,苹果所追求的,或者所想体现的是“我的产品定义了这个系列产品最佳的形态,最酷的表现、最好的使用体验”对于苹果来说,产品形态和外在表现是在使用体验之前的,所以会有薄如蝉翼(在当年)但是使用体验(综合体验)不佳的macbook air这类产品,而且苹果定义了“我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就应该有最高的价格”
但是在理想这里,变成了“我觉得对于这类消费者,最合适的是什么样的产品”,他想体现“我的产品能提供同等产品里最低的价格、最好的用户体验、最高的性价比”所以理想的产品,使用体验(对于这类消费者)是最好的,无论是乘坐舒适度,对车内乘员的关照,对带孩子的妈妈的关照,都是一等一的优秀。但是对于这类消费者不在意的地盘表现,驾控表现,核心部件的做工用料,通通都是“够用就行”
理想造出了30w的卡罗拉,造出了50w的轩逸,但是这也让消费者认定了,理想就是造同价位里面的卡罗拉轩逸的。如果我虽然人在中年,但是我还有梦,我还想要激情呢?理想会告诉你“买别的去,在我这买就好好照顾家人把”。
同时,理想对于技术的追求,也体现出他们务实(功利)的表现,对于ADAS,这些他们认为会有极大的市场反响,极大的影响品牌价值的技术,他们会投入非常多的资源去进入领先的集团,但是对于那些对产品力有提高,但是消费者感知不那么高的领域,他们会等待供应链成熟,或者产业技术成熟的时候再加入达到成本的可控。从工程角度上,无可指责,但是确确实实少了些技术的浪漫在里面。
世界上最务实的丰田,他也有supra、他也有LFA。欧洲最务实的大众,也有那疯狂的领导人允许疯狂的工程师做出来疯狂的产品。
对于理想来说无非就是理想再搞个品牌,但是对于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理想会把资源投入到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吗?李想本人的理念会让他愿意带领理想做出不那么务实,但是带着些许浪漫的产品吗?我不这么认为。
务实这个理念贯穿着理想这个企业,会带领他们走向成功,绝对会带领他们拿到下一阶段的船票,但是这些功利性、缺失的了的工程师情怀会不会增加理想开拓更高端的市场的难度(当然李想说不定根本没想再往上走)?会不会用户对理想品牌有着长期潜伏着的负面看法,到某次公关危机时突然爆发?理想对待技术的态度,会不会导致在某个阶段对某些技术的判断失误导致进度大大落后?会不会在一些需要重大资源投入的项目上,理想的扣导致社会资源被其它车企抢占呢?(我明说就是类似800V充电桩的铺设)理想所坚持的对待客户的理念(或者说理想这个集体有一套自己认为的对待客户的理念)会不会太强势到反过来让部分消费者不满?
最终的最终,理想的务实主义和对自己所有路线的巨大自信带来的反面影响会不会对理想的未来有着重大掣肘?我没有答案。但是短期内我仍然非常看好理想,毕竟基本盘在这里,极高的市场洞察力和组织执行效率让他们对市场、政策的变化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会掌握的比友商更快更准(毕竟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而且,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汽车领域,还是消费电子领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家像理想这样的纯粹以实用性主义、产品思维为核心理念的企业(如果硬要说黑莓和沃尔沃也算的话。。。也行)。那么市场最后会如何看待这样的企业,也是未来非常有看点且值得长期关注的一件事。
Ps:吐槽一下,在知乎的文本编辑真不好用,我在word里面排版的好好的贴近来一团乱,知乎里面怎么调格式啊?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