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气到节日 清明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蕴?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693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是中国人慎终追远、敬宗睦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赏春踏青的好时光。清明如何从节气演变为节日?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怎样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同看看。

  ▲2022年3月29日,清明节将至,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碑前布置了由鲜花组成的“缅怀”字样花坛,缅怀革命先烈。(无人机照片)(图片来自中新社 泱波摄)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

  “清明”曾经只是节气。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起初仅作为节气,取清爽明秀、春意盎然之意。初唐孔颖达释义清明“谓物生清净明洁”。由于二十四节气按照阴历计算,每年的时间不固定。宋朝时进行节俗整合改革,合并时间相近的寒食与清明,并融合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祓禊”等民俗,才形成今人熟知的清明节文化意涵与社会习俗的基本架构。

  ▲2022年4月4日,清明假期,市民在北京门头沟潭柘寺景区踏春赏花。(图片来自中新社 赵隽摄)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指出,在农耕社会,人们按照大自然万物生命的四季轮回安排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每个季节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分别对应春夏秋冬。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清明节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与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重要传统节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王娟介绍说,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时间节点。

  清明与祭祀的关联

  乡谚说“清明大似年”。清明与祭祀的关联,是历史演化生成的。《旧唐书》记载,早期民间祭祀无定时,唐玄宗立法规定上墓时间为寒食节。清明节真正成为祭祖节日,已是宋朝。

  平民百姓造墓于荒地山岗,雨水冲刷、野兽踩踏、野草丛生,可能毁坏先祖墓地,墓祭则能让他们及时发现并保护——这也是“扫墓”的根源。千百年来,祭祀扫墓,追念先人功德,感悟亲人温情,超越生死之隔维系着中华文化人伦永续的精神世界框架。

  近年来,各种祭扫新形式频频涌现,树葬、花葬等方式不断推广,云祭、代祭等使用愈发广泛。然而,变动不居的是形式,一以贯之的则是文化内核,慎终、追远、报恩、崇德的根性从未改变。

  清明节不只是踏青扫墓,放风筝也是其中一项活动。

  从节气到节日 清明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蕴?

  ▲4月1日,北京,市民在中国宋庄艺术市集放风筝,乐享周末时光。(图片来自中新社 田雨昊摄)

  清代诗人高鼎在诗中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子“以木制木鸢,飞升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民俗学家认为,中国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世的亲友。清明节时,将对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

  在古人眼中,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他们还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从节气到节日 清明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蕴?

  ▲3月12日,阳光明媚,河北石家庄民众纷纷来到户外游玩放飞风筝,尽情享受春光。(图片来自中新社 翟羽佳摄)

  春天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机和活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王娟指出,人们通常都认为中国人是含蓄内敛的,许多节日也禁忌颇多,但清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活泼奔放的一面。(完)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人民日报》、美国侨报网、“华舆”客户端等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