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 Image 3 Image 3 Image 3

友好近邻成为八十岁失智老人监护人 “意定监护”制度为老人提供新的养老方式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1032

央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周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9%,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并成为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9月发布的预测数据,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届时中国将迈向重度老龄化。

应对老龄化以及近年来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出现的各类争议、纠纷,我国民法典确立了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什么是“意定监护”?这一制度如何为老人提供新的养老方式?

友好近邻成为八十岁失智老人监护人  “意定监护”制度为老人提供新的养老方式

“意定监护”制度,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副庭长、信访办公室主任王悦介绍,该制度的确立起步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要为老年人创设,创设的宗旨是尊重老年人的自我决定权,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提前规划、慎重托付,为自己选择合适、靠谱的监护人,对于失独、亲子关系恶劣以及有其他特殊需求的老人尤为有益。

上海的陈爷爷一生未婚、未生育子女,父母早已过世,亦无兄弟姐妹,上世纪八十年代又不幸遭遇车祸,幸遇好心邻居吴姓夫妇照顾,多年相处感情深厚,陈爷爷帮助小夫妻俩带孩子,小夫妻俩照顾陈爷爷衣食起居。

王悦说:“在这个过程中,陈爷爷对自己有一个预判,2018年时,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可能会每况愈下,到时候万一失去了行为能力,又没有法律关系上的监护人,如果遇上办理银行手续,医院入住、治疗时家属签字等情况,没有合适的人选,对此他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撑。”

2018年,陈爷爷和吴姓夫妇签署了《意定监护协议书》并办理公证。双方约定,若之后陈爷爷发生精神、智力障碍或其他身体障碍,不能处理自己的事务或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时,由吴姓夫妇共同担任其监护人。

3年后,年过八旬的陈爷爷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2022年,吴姓夫妇向法院申请,宣告陈爷爷限制行为能力并要求担任其监护人,同时提交了司法鉴定意见书、居委会情况证明、《意定监护协议》公证书等材料。

“法院在审理这一案件的过程中综合考虑,首先核查他们以往的生活照料情况,以及邻居、楼组长、社区居委会等的评价,调查取证吴姓夫妇对于陈爷爷的照料是否属实,以此来判断他们在公证处签订的《意定监护协议书》是否出于陈爷爷本意。法院到普陀公证处调取公证书原件和当时的录音录像,确定当时陈爷爷自愿要求并希望吴姓夫妇担任其监护人。经过调查,基于对老年人自我决定权的尊重,法院判决支持了吴姓夫妇担任陈爷爷监护人的请求。”王悦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中,法院还委托社会观护员进行庭前调查,与居委会、公证处及时对接,通过“1+N”审判模式(“1”家法院牵头+“N”个单位共同联动),多方位、全流程保障老年人权益落实到位。本案社会观护员、社会工作者张国蓉介绍,此案中,有老先生,还有照顾他的邻居,一方面,我们听取邻居自己的陈述,之前和老人怎么生活,之后有什么打算;另一方面,其实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从旁观者的视角,通过居委会、社区邻居等客观的第三人描述来判别。此外,我们询问老人之前和这家人的关系如何,他们怎么照顾老人,平时生活当中是什么状态?我们想看到的不是直接的评价或是结论,而是生活本来的面貌是什么,比如老人吃饭由谁来解决?照顾他的人有多少时间在老人家里?通过这些细节性的描述,我们再来推断、评估,想要照顾老人的这个人是否能够真正起到照顾老人的作用。

细致的庭前调查外,判后回访同样是保障老年人权益落实到位的重要环节。

张国蓉说:“法院希望我们能够长时间关注老人的情况,主要观察在法院判决之后,照顾老人的人是否做到了对老人持久地照顾和关护。因为有些情况在变化发展,比如老人的自理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变差,或者照顾他的人的经济、身体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法院较为关心这些情况如何发展,希望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老人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多保障,所以我们在判决后多做了跟进。”

“意定监护”,温暖养老之路。本案中,申请人与监护人因多年相处,已经形成了和睦友善的邻里帮扶关系,老人交付身家,邻居坦诚相待。王悦分析,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被监护人在行为能力健全时,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监护人,相比立法者依据社会一般情况确定监护人,更有利于形成融洽、稳定的监护关系,其合法的权益也更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法制委(监司委)主任委员宋鲁闽表示,本案中,与邻为善的优良传统值得倡导,实际上这也为孤寡老人破解养老困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宋鲁闽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案将司法裁判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在一起,关注到当今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