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夫妻抱团养老,不到半年就散伙,64岁大妈哭诉:老伴差点没了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810

近日,“夫妻两人花200万建造别墅找陌生人抱团养老”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种新型的“会员制养老模式”再度冲击了人们的视线。

两对夫妻抱团养老,不到半年就散伙,64岁大妈哭诉:老伴差点没了

“抱团养老”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依赖子女,脱离传统家庭,搬到一个地方共同居住,一起料理柴米油盐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它是“最好的养老”,可有人抱团一次就悔不当初。

64岁的吴琴和老伴老李居住在四室两厅的房子里,最近了解到抱团养老觉得还不错,就邀请了一对夫妻“抱团生活”。

这对夫妻和吴琴是30多年的朋友,彼此知根知底,她原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幸福,谁知在相处的过程中矛盾重重,不到半年就散了。

吴琴哭诉道:“我老伴差点没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10年之内,中国会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

“养老”成了最受关注,且难以破解的话题。

近几年兴起的“抱团养老”,给老人的晚年增添了些许诗意,让人感怀:“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须惆怅近黄昏”。

但在吴琴阿姨的抱团生活中,又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这一养老模式。

吴琴和老李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在国外留学,平时就老两口互相扶持着生活。

两个人的退休金加起来8000多,生活不是问题,但孤独感却是他们的常态。

早些年他们还会出去逛逛街,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爱折腾了,除了买菜之外他们很少出门。

吴琴说:“别看我有个伴,我们很少交流,夫妻俩生活了一辈子了,哪有什么话说”。

两人在家经常大眼瞪小眼,收音机里传出的戏曲声是唯一的热闹之处。

有一天,吴琴在玩手机时突然看到了一篇关于“抱团养老”的文章。

据了解,这种养老方式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丹麦,是一种会员制养老模式,近几年特别受老人欢迎。

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有一对夫妻花200万修建了别墅,邀请了3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养老。

她通读全文觉得还不错,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李:

“咱们这大房子空着怪可惜的,不如咱们也抱团生活,人多了热闹”。

没想到老李立刻答应了,可是该找谁搭伙呢?

单身的恐怕不太合适,吴琴和老李是夫妻,免得让人家尴尬,身体不好的也不行,万一日后出点事谁也负不起责任。

一番纠结后,吴琴想到了张兰。

她们认识30多年了,不仅互相了解还情如姐妹,张兰和老陈都是很好的人,平日里做了好吃的都会送一些给吴琴和老李。

他们的孩子也在外地工作,有时连过年都不回家,所以当吴琴提出抱团养老后,张兰满心欢喜的应了下来。

就这样,两对夫妻一拍即合,开始了抱团生活。

首先,他们四个人坐在吴琴家的客厅里商量了一下未来的养老计划:

个人花销由个人解决,互不掺和。伙食费、水电费之类的共同花销由吴琴记录,到了月底一起统计,两家实行“AA制”。

所有人都没异议之后,他们开始谈天说地,张兰和吴琴的老伴都爱下象棋,以后可不怕找不到棋友了。

吴琴家住在一楼,门前有个小院子,她们两姐妹商量着种点花和蔬菜,没事的时候还能去附近染个头发。

他们越说越兴奋,张兰两口子恨不得立刻搬进来,早日开启他们的幸福生活。

后来吴琴和老李把阳光充足的那间卧室收拾了出来,没过几天,张兰和老陈便拉着大行李箱住进来了。

当天晚上,他们做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张兰和吴琴谈论着生活中的琐事,老陈和老李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吴琴提议说:“咱们以后可以合伙换个更大的房子,人多了更热闹”。

刚开始的确是又热闹又幸福的,老李和老陈每天都在客厅切磋象棋,基本不分伯仲,张兰和吴琴也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给院子加上了栅栏,张兰还托儿子从云南寄来了爬墙蔷薇,他们期待着来年春天花开满园,并且吃上自己种的绿色无污染的蔬菜。

但随着兴奋和好奇的余波褪去,这种“大杂院”似的生活很快让他们出现了隔阂。

他们的卧室紧挨着,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公用的,除了睡觉之外大家几乎都待在一起。

吴琴有点洁癖,卫生间的墙上有一条她专门擦脸的毛巾,可最近不知道谁用了,她有些受不了就换了个新的。

结果没过几天毛巾又被用了,她气冲冲地去问张兰,张兰说她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是老陈不小心用错了。

见他们不是故意的,吴琴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但让她感到不自在的,不只是一条毛巾那么简单。

张兰习惯乱扔纸团,电视的声音开得特别大,老陈还经常光着膀子在家里晃悠,上厕所也不掀马桶垫子。

吴琴把这些事告诉给了老李,可老李觉得很正常,还责怪吴琴小肚鸡肠、太过于敏感。

抱团生活难免磕磕绊绊,吴琴有时也会自我反思。但她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有什么意见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每天苦着个脸。

有次老陈忘了冲厕所,吴琴终于爆发了,他们大吵了一架,那天晚上第一次这么安静,大家没一个说话的。

从那之后,吴琴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老李跟张兰两口子反倒走的越来越近了,他们无话不说,每天都腻在一起。

“我总觉得属于自己的生活被渐渐抽离了,他们三个在抱团养老,而我是个局外人”。

吴琴说,令她最心酸的是有一次她走出卧室,发现他们三个有说有笑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见她来了都不笑了。

她问:“你们在看什么呢”?老伴一句话都不说,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她又问了一遍,只有张兰冷冰冰的回答她:“没啥”。

吴琴气的把老李拽进了卧室,让他陪自己听听收音机,以前老李最喜欢和她一起享受这样的“慢时光”,可如今他只想跟张兰两口子待在一起。

更让吴琴感到气愤的,是老伴和张兰的变化,她总觉得两个人不太对劲,在家里总是眉来眼去的,以前张兰从不化妆现在也开始化妆了。

“两个人生活的确有些孤单,可现在家里热闹了,老伴却差点没了”。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老陈,老陈一脸无奈的说道:“张兰不是那种人,我们跟老李都是朋友,你别乱想了”。

吴琴也知道自己性格敏感,为了让日子过得去她常常压抑着自己,可时间久了,早晚还是会爆发的。

现在谁用她毛巾已经无所谓了,老陈上厕所的习惯她也接受了,只要不把老伴“拐走”就是吴琴最大的心愿。

然而有一天,吴琴看见老伴和张兰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压抑许久的情绪终究还是爆发了。

她把老伴骂了一顿,说他总盯着张兰肯定心里有鬼,还骂张兰勾引她老伴,打乱了她原本的生活。

在厨房做饭的老陈赶紧出来劝架,吴琴怎么都不听,把家里能砸的东西全砸了。

当天下午,张兰和老陈拉着行李箱搬回了自己家,不到半年的“抱团养老”就这么散了。

后来吴琴也知道自己误会了张兰和老伴,是自己太敏感了,但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吴琴不知道来年春天爬墙蔷薇会不会冒芽,老李也不知道以后再去哪里找棋友,一切又恢复了最初的样子,安静、漫长且孤独。

其实老人一辈子留下来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以前吴琴跟张兰关系近是因为保持了距离感,人只有在安全距离下社交才是愉悦的。

可真住在一起了,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真的是“相聚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同住难”。

以前在延庆区也有人探索过将房主的农房改造成适合老人康养的小院,但从未成功,相关人表示:

“有很多人愿意尝试抱团养老,但都不愿意当组织者或发起人,因为老人的习惯、公费的分摊等等都是大难题”。

然而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以此模式的养老实践:

在杭州绿城桃源小镇,一大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退休老人,通过社团和兴趣爱好聚在了一起。

他们从京剧到舞蹈,从摄影到书法,分享和互助让这群老年人不知不觉的成了朋友。

在武汉,还有一群老人以《老三届·心雨》杂志为纽带,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文化养老”。

“办一本杂志,将大家聚在一起,把我们的人生写下来”。

你看,“抱团养老”并非同吃同住那么简单,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等都是共同生活的前提。

而且这样的养老方式不是为了解闷而依附于谁,每个人都应该有独自的生活空间。

不过抱团养老并非唯一的选择方式,“银发族”享受“夕阳红”的生活还有很多途径。

比如说在国外,就已经出现了诸多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案例:

英国推行社区养老,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安度晚年。

瑞典打造了完美的养老体系,为其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金。

法国打造老人村,以各种文娱活动填补他们孤独的灵魂。

......

在中国,养老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老人都是害怕孤独的。

即便某个养老机构很好、某个抱团养老的团体很热闹,老人也只想让儿女陪在身边。

他们焦虑的往往不是如何养老,而是怎么度过晚年孤独的时光。

如果吴琴和老李的子女都在身边,他们也不会想到抱团养老,其实说到底,还是内心的五味杂陈惹的祸。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一陪父母,才是养老的最好方式吧。

那么对于“抱团养老”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人物名称均为代名,图片仅为参考图片)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