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摆烂不如摆摊”,是这届年轻人的最新口号。
“护士兼职摆地摊两周赚1万5后全职开店”“95后夜市夫妻档算起收入笑了”等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这些都超出了多数人对于“地摊生意”的想象。尤其是当这类案例近段时间被网络集中放大后,不少之前观望的年轻人正跃跃欲试。
摆地摊是“入门容易,精通难”,就像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形容的:“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要想“站在大街中央”,还是得花心思,下功夫。
让我们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站在大街中央”的:有人发现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宠物的独特性,做起荷兰猪的生意;有人希望差异化经营,便推出主打“无添加”的水果饮品;有人套着青蛙玩偶服卖小青蛙气球,火上同城热搜;有人靠摄影做了个“流动的照相馆”,用价格实惠、出片速度快等优点在年轻人群体中热了起来……不得不感慨,这届年轻人,他们是懂流量密码的。这届年轻人,为人们过往印象中那种苦于生计的传统摆摊,注入了许多奇思妙想和时代个性。
复盘一下这些案例,就会发现,摆摊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卖货挣钱这么简单了,它可能是网红的演播室,也可以是客户的一个体验场和一个引流的渠道,还可以是商业菜鸟的培养基地。看似不起眼的外摆经营,不但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也在促进商圈经济的复苏。在三年疫情带来的冲击下,人们正迫切需要这样的新出路。
不过,“摆地摊”作为一种副业,在小成本、低投入的前提下或可尝试一番,但若完全把生计寄托在地摊上就必须得慎重。在社交平台上,前脚有人掌握不好火候,把烤肠炉子烧了。后脚有人出摊第一天打翻锅底,无奈挑战“最早收摊”。还有人没提前了解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只好灰溜溜地收回“出摊看心情,收摊看心情”的豪迈宣言。
然而就助推社会经济的大背景而言,“摆摊”作为青年用于尝试创业的折射,应该予以支持和帮助。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郑凯捷建议,恢复上海烟火气,规范并积极发展地摊经济,必须在尝试中摸索,并给予一定的宽容度,逐步找到“最佳平衡点”。从上海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上海当年地摊经济曾经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活力,当年改革开放早期很多市场主体也是从小摊小贩经济起步,最后逐步发展出大事业,大连锁。
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摊位,就像是一个个等待打开的“盲盒”。为了能让地摊经济也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营造出对市民友好的城市空间。通过良好的运营维护,“地摊”也可以成为一座城市带着烟火气的名片。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