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几乎每一个行业现在都可以被称之为互联网+,千万不要搞错了,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是先有了这些行业,才有人提出互联网+的概念。
比如现在微博、微信,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都在经历互联网+的过程。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新概念。互联网的力量更像是超脱产业区隔的横截面,将对所有产业都有正面影响,“这一表述,从宏观层面上看非常有价值。产业升级要借助移动互联网这波机会,跨越式地往前。”
“互联网+”最难+的是什么 ?
最难的仍然是观念,习惯了传统经济逻辑的老板与团队,第一句话就是如何赢利?他们不懂赢利在互联网时代只是一个指标,而不再是生死标准,互联网时代标准是客户或粉丝的体验与价值,不会有赢利这个词,只有共生与共赢。互联网+,更多指将互联网作为能力、要素和基础设施,来思考新的经济下需要传统经济的那些价值转移。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声明:以上内容均非原创,仅供参考,侵权删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