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 Image 3 Image 3 Image 3

工业检修领域,智能机器人或将迎来“用工潮”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1060

2月24日,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园区智能检测监测科创团队牵头研发的国际上首台原油储罐在油内检测机器人“海豚号”在第二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国际博览会发布。据悉,原油储罐每隔4—6年就要进行人工检测、维修复原等检修工作。此次发布的“海豚号”,可以在原油储罐不卸油的情况下检测,实现精准开罐检修,避免无差别开罐检修。

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传统的人工检测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检测工人不足、检测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无论检测安全性还是作业效率都有待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和5G技术的普及,智能化的检测机器人逐渐成为工业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不同领域。

工业检修领域,智能机器人或将迎来“用工潮”

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检测机器人是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环节,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环节的机器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检测设备相比,检测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可自动感知、识别、分析、判断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决策,或者直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今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应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助力智能建造。研制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动企业突破复杂环境下的运动、感知、作业等关键技术。

在重庆、苏州等地,智能巡检机器狗通过自身搭载的红外测温仪、气体监测系统及巡检系统等,对电缆隧道内的电力设备、变电站等进行巡检;为保障高速铁路“零误差、零故障”运行,动车组智能检测机器人利用深度学习和特征识别相融合的图像算法,采用机器视觉等技术对动车组进行全自动检测,由于在车下作业,不受车顶接触网供电等限制,机检作业效率是人检效率的2.5倍以上……随着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在电力、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逐渐开始出现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身影。

据悉,在工厂、医院等工作任务较为明确或已流程化的作业环境中,智能检测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对智能检测机器人有特定功能设计要求的,或是作业环境较为复杂的领域,检测型智能机器人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邢国良说,由于不同行业及不同检测任务的多样性、复杂性,智能检测机器人还没有通用的固定形态,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们很快就会看到高度可定制的、模块化的检测机器人方案”。

人机协同才能更高效

对高空的高压电线进行检修等传统的基础设施检测和维护,依赖人工作业,存在作业量大、难度大、风险性高等问题。邢国良认为,以智能检测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力进行基建检测,正成为基础设施运维的一大发展趋势。

高速发展的智能检测机器人会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作业?事实上,人类在面对不同任务时的熟练度、灵活性及多任务组织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智能检测机器人则适合在较为危险的环境中,执行较为常规且耗时的工作任务。邢国良说,更高效的检测任务应当由人机协同合作完成。目前,人机协同作业模式正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被不断实践及应用。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协作机器人的出现使得机器人与人可共享工作空间,人机协作方式更进一步。安全性是人机协作的前提,智能控制是安全性的保障。智能技术的加持,不断推进人机协作模式的演进,未来有望在兼顾成本、产品、性能等因素的同时,实现人机的深度共同作业。

业内人士认为,在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更加智能的检测机器人应用将能帮助人们克服基建故障检修等难题。这些技术的创新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检测机器人作业时的自主性,以及检测工作的整体安全性。

尤其在一些较为紧急的检测任务中,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帮助人们在更短时间内检测更广泛的区域。比如应用传感器融合技术,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将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信号拼接在一起,提供由不同信号检测出的、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无线电波的反向散射技术,使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受到物体遮挡的情况下,仍可以完成检测任务。

邢国良说:“在某些高度专业化、较为依赖设备的行业,比如金属疲劳检测领域,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做到更准确、更全面、更高效。”(科技日报记者 李 禾)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