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说到产品,自然离不开需求。需求是一切产品的立足之处,无需求不产品。那么,需求的本质是什么呢?本篇文章中作者从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详细的分析了需求的本质,推荐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阅读。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们每天都会和需求打交道:来自客户的需求,来自领导的需求,来自竞品的需求,来自数据分析的需求……
所有的需求都会汇集到一个叫做“需求池”的地方,经过层层筛选,被贴上不同的优先级,然后再依次规划解决方案,最终推动落地实现。如此往复,循环不息。
<强>产品经理就像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一套烂熟于心的需求处理方式。
面对流水线上来来往往的需求,我时常会问自己:
<李>需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李 <>李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源源不断的需求产生?李 <>李为什么需要专门创立一个岗位去处理和解决需求?李 <李>我们所做的事情究竟可以改变什么,又不能改变什么?李
或许有人会感到难以置信:作为一个每天都要和需求打交道的产品经理,怎么可能不知道需求的本质呢?
遗憾的是,就像我们不知道汽车的结构原理也依然可以学会开车一样,产品经理不需要理解需求的本质也可以很好的解决需求,和如何之间不具备必然的联系。
对需求本身的思考和洞察,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在成长路上的必经之地。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层层下钻,溯本求源,窥其本质。
一、需求是对问题的反应
数百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威胁。
当遇到野兽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并逃跑的人类,比反应迟钝不知所措的人类,更具备生存上的优势。自然选择偏爱这种“能对问题快速做出反应”的基因,也因此导致了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寻找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的思考模式。
回到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客户反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功能,这其实就是客户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本能反应后,得到关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描述。
我们当然可以分毫不差的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还原和实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客户提供给我们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因此在功能上线后,我们依然有可能面临无法满足客户的情形。
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需求的最表层,却忽略了客户提出需求的真实目的是要解决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了解客户遇到了什么问题就贸然出手,又怎么能够期望真正的帮到客户呢?
举个例子:客户想要喝水,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客户正在出差,很赶时间,那么瓶装矿泉水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客户是生病了,想要吃药,那么一杯温开水是更体贴的做法。如果客户被困于沙漠,口渴难耐,那么应该直接派一架直升飞机去进行营救。… …
思考并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产品经理专业性的体现,然而我们往往将这部分工作转嫁给客户或其他需求提出者身上,产品经理沦为了一个推进需求的工具人。
所以为什么说只会画原型、写需求的产品经理是缺乏竞争力的,能够在有限的资源内解决问题,才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的核心。二、问题是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如果需求的下一层是问题,那么对于问题这个概念,我们有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工作中,我会要求售后团队在给产品部门提需求时,尽量描述清楚客户遇到的问题,但是售后团队往往无法落实这个要求,他们会说:“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挺顺利的,没有遇到问题,但客户就是想要再加一个功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双方对“问题”这个概念的定义没有达成一致,导致了理解和交流上的偏差。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