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准地实现人体器官和病灶部位的可视化,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今天(5月10日)下午,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的第二场学术报告在相辉堂南堂举行。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市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中心主任张凡以“透视人体健康的新技术—近红外光化学探针用于生物医学诊断”为题作报告,化学系副主任李伟教授主持报告会。
张凡分享了自己深耕多年的一项新技术——只需在活体内注射会发光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合对人体没有伤害的近红外光学成像仪器,就能隔着皮肤和肌肉监测体内活动,这一科技进步有望在未来为疾病诊断提供新路径。
会发光的“探针”,为手术精准导航
人们很早就有“洞见”自己的需求,梦想能发明一种无创技术,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可视化监控。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开创医学影像技术的先河,目前我们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如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就与此有关。然而,如何实现无辐射、实时动态的活体成像技术一直存在巨大挑战。因此,优化医学检测方法的探索从未止步。
研究人员逐渐发现,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相较于已有的CT、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磁共振成像)、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具有无辐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特异性等检测优势,能够为精准手术导航技术领域提供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凡介绍,他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就像打开一扇观察人体内部的窗口——只需静脉注射会发光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即可自动定位到某个器官、肿瘤或是血管,再通过对人体没有伤害的光学成像仪器,就能隔着皮肤和肌肉组织直观清晰观察到肠道的蠕动、肿瘤的边缘、细胞的游走等等——不是静态的“照片”,而是动态的“视频”。
从大自然里,寻找科研的答案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荧光虽然没有辐射,可以很快实施动态监测,但是其组织穿透深度较浅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张凡介绍。
此前,光学成像多使用可见光区(400 ~ 70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 700 ~ 900 nm)的荧光,但由于这一波段在生物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吸收和散射,其在活体深组织检测中的应用大大受限。张凡团队专注于在近红外二区窗口(NIR-II;1000 ~ 1700 nm)内探索活体深组织成像窗口,并且根据获得的最优窗口开发对应的长波荧光探针和成像仪器,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获取了生物体内部多个待测物的动态监测。张凡团队累计开发了30余种系列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探针,相关荧光成像设备和探针试剂已实现应用转化,在多家科研机构和医院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
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张凡团队发现,荧光成像往往是利用外部激发光源实时激发荧光探针来获取信号,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生物组织背景荧光,从而影响成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如何寻找优化之法?在张凡看来,最好的答案就在自然里。自然界能自主发光的生物并不少,比如鱿鱼、水母、萤火虫等等。“与其受背景荧光干扰,不如尝试将其本身的荧光运用起来。前面提到的‘探针’对人体来说都是‘外来的’,注射到体内后容易被代谢,而如果可以实现近红外生物发光成像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无激发的高信噪比原位成像追踪。”张凡说,这种思路的转变对于观察癌细胞的转移大有裨益。
创新的机会,就在学科交叉之处
除了生物医学,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还能做什么事儿?监测微塑料污染,便是张凡近年来关注的方向。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微米的塑料。张凡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分析方法的限制,人类大大低估了微塑料暴露的影响,并且对于微塑料在人体内体液和组织的影响的研究仍然非常粗浅。事实上,直径小于2微米的小尺寸微塑料,就可以穿越细胞膜,并在脏器和脑部富集,极有可能引起氧化应激、炎症以及DNA损伤,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人们常以为微塑料对人的影响只是通过由海洋到人类的食物链传播,其实不然。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微塑料会随着大气远程传播,并在淡水环境及陆地上沉积,比如美国西部地区每年就会有120吨微塑料会由大气沉积到陆地。微塑料比人们想象中更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甚至存在于婴儿的奶瓶里。
张凡希望,未来能运用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微塑料进行活体实时动态追踪,为保卫人类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交流提问环节,张凡与现场听众分享科研心得。他对青年学子强调实干的重要性:“在做化学实验时一定要参与全链条过程,如果只让别人帮自己测试,一定会丢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经过多年积累,张凡的科研团队已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团队,更有一批批优秀学子毕业后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这与张凡的育人理念息息相关。他始终鼓励学生勇于跨界、主动交叉、全面发展,“因为创新的机会,就在学科交叉之处”。
✦
主讲人简介
✦
张凡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成像分析,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针对生物医学荧光成像分析中背景荧光干扰严重、成像穿透深度较浅以及多重成像分析精度较低等科学问题,成功建立了近红外多重成像分析方法,不仅实现了信噪比和组织穿透深度的大幅提升,而且实现了多指标高通量检测,从探针设计和化学合成、光学成像仪器搭建及其生物医学分析应用等方面均获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
下期预告
✦
明天(5月11日)下午
庆祝建校118周年
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三场
将在相辉堂南堂举办
欢迎线下参加或收看直播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姚舟怡 殷梦昊
摄 影
戚心茹
责 编
殷梦昊
编 辑
贾颖月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