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 Image 3 Image 3 Image 3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频道:行业资讯 日期: 浏览:821

原标题: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乾隆五十二年,一位72岁的老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浙江钱塘,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当地士绅蜂拥而至,如同众星拱月一般,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也纷至沓来,都想目睹他的风采。这位老人当时只是一介布衣,履历之中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几个地方的县令而已,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因为他是袁枚。

在当时,袁枚的地位非常崇高,他提倡“性灵说”,主张诗歌应该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展示个性。这一扫清朝入关以来文字狱的阴霾,让清朝诗歌创作进入了新时期,他也执诗坛牛耳近半个世纪。他虽然官不大,却与大学士纪晓岚并称为“南袁北纪”,反响空前。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钱塘是袁枚的老家,在这里有过童年的快乐,在年迈之时,他选择了回乡看看。其实,在当时袁枚就是文化明星,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都能引起当地的震动。钱塘以袁枚为荣,接待的规格也更为隆重。

这一次行程,袁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重访泮宫,这是他考中秀才的地方。选拔秀才的考试叫做童子试,但不要被名字所迷惑,实际上所有没有功名的读书人都能应试。考生之中,真正的孩子凤毛麟角,大多还是白首穷经的学子。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然而,袁枚考中秀才时,年仅12岁,是地地道道的童子。当年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因为袁枚和他的馆师史玉瓒是一同考中的。师徒变成了同窗,这是当年的佳话,这也让六十年后的袁枚始终念念不忘。他念及当年的情景,不由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重赴泮宫诗》:

忆昔袁丝年十二,簪笔学趋童子试。门前已送好音来,阶下还骑竹马戏。……一番正试两番覆,道路争观人簇簇。喧传泮水出芹芽,艳说蒙童充棫朴。……并行敢逐先生后,倚宠仍眠大母怀。诸姑伯姊欣欣到,替我梳头向我笑。看着青衿试短长,劝拖锦带休颠倒。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这首诗其实很长,篇幅所限,我们只欣赏最出名的几句。诗歌的开始,便叙述了当年的场景。“忆昔袁丝年十二,簪笔学趋童子试”是回忆在袁枚十二岁的时候,也学着文人的打扮,将笔当作簪插在头上,参加考试。

袁枚没有继续描写考场中的情况,对于他这样名满天下的文坛宗师而言,那些试题不过是人生道路的一叶扁舟而已。他记得的是发榜的当日,“门前已送好音来,阶下还骑竹马戏”。门前送来吉报,他和自己的老师一同考中了秀才。作为老来得志的史玉瓒,自然流下了热泪,而另一位秀才袁枚,因为年纪还小,居然一点都没有庄重感,还在台阶之下骑着竹马玩游戏。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袁枚自我炫耀,而是感叹当时人生过于顺利。这个消息在当地也引起轰动,道路两旁观看的行人人头攒动,和现在袁枚回乡时是一样的风光。他们都炫耀当地的泮水长出了新鲜的芹芽,更是夸赞这个少不经事的孩子,就是将来的可造之材。

后面一段,是描写亲戚族人之前欢聚一堂的场面。虽然名为师徒,现在却是同窗,所以袁枚“并行敢逐先生后”。因为这次太过闪耀,他仗着宠爱还赖着睡在母亲的怀中。家中的女眷们赶到后,纷纷亮出拿手好戏,给袁枚梳头。一边梳头,还一边端详着袁枚笑个不停,因为这也是她们的荣光。

原创
            72岁的老诗人返乡,得意地写下一首诗:我和老师一起考中秀才的

因为有了功名,布衣可以换成青衫,她们都为袁枚比较尺寸长短。拉拉扯扯之中,差点还将小袁枚撞到在地。

72岁的老诗人,什么世面都已经见过了,什么事情都已经经历过了。然而,他却依然对当时起步的时候念念不忘。当年的亲友、同窗早已不在,换来的是万人崇拜的目光。不知道袁枚在当时,更喜欢哪种感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